50萬的裝修,竟輸給一條10塊錢的線!
提到室內石膏裝飾,你會想到什麼?
是爸媽輩的土味裝修,開發商的辣眼審美?

還是優雅、古典、浪漫?

沒錯,兩種截然相反的兩種畫面,都是石膏帶來的~
這時候,應該所有人都會感歎:
為什麼同樣是石膏裝飾
有的土,有的洋氣
這是因為,石膏裝飾是 西方舶來品,帶有強烈的西方古典氣息。
它本身也 經歷了巴羅克、洛可可、新古典主義一路發展和簡化,最終變成今天的樣子。
佩特沃斯莊園,巴羅克時期室內裝飾
▼
凡爾賽宮,洛可可時期室內裝飾
▼
從巴羅克到洛可可時期, 整體趨勢都是越來越繁複,石膏線條也跟著越發複雜。
而到了 新古典主義時期,線條開始回歸簡單,線條由繁複轉變為抽象。
著名的美國白宮,就是新古典主義時期的建築,它的內飾相較于前兩個時期,明顯簡潔很多
▼

石膏裝飾本身就是西方古典元素, 一定要照著國外美圖抄作業,不能自由發揮,不然很容易就會變得不中不西、不倫不類,翻車的幾率非常大。
翻車圖
▼

也因此,如果你家裝修,不是非要裝出歐洲復古的感覺,最好 乾脆不要用石膏裝飾, 一點都不要有。
00年代的裝修,因為建築牆體不平, 石膏頂角線被用來掩蓋歪歪扭扭的牆頂交界。
不過現在正常的裝修流程,牆面如果太歪,會經過一次 石膏粗找平和一次膩子精找平,牆角的歪斜就不會特別明顯。
要求再高的,可以把專門的 陰角條埋到膩子層裡,讓牆角保持筆直。
陰角條
▼

或者直接裁一條石膏板做 頂角素線,也更適合簡潔、現代的裝修風格。
之前的石膏裝飾,包括 00年代的簡歐風格,都是一些沒有出過國的裝修師傅做的,是中國人臆想的富貴宮廷風,跟真正的歐洲古典風格大相徑庭。
當我們見過了真正歐洲人怎麼裝修後,自然就會覺得這種中華田園歐式風格要多土有多土。
就像這樣
▼
這種宮廷風的石膏線,用在家裡大機率翻車
▼
深深淺淺的金色石膏線、不閉合的牆麵線條、好幾種壁紙,加上造型囉嗦且並不舒適的偽歐式風格沙發,土味十足。
而現在互聯網那麼發達,我們可以更方便直觀地借鑒和參考國外的美圖。
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下,我們普通人家裡裝修, 不要去看那些宮廷貴族的建築。
推薦大家借鑒 新古典主義時期的復古風格,尤其是工業革命後的資產階級城市住宅(19世紀~20世紀初)。

這些建築現在在歐洲的老城區有大量留存,現在很多也都被正常地使用和居住。
它們就是當年的中產住的公寓, 不像巴羅克、洛可可時期的宮廷貴族建築那麼浮誇,適合普通人學習和參考。
比較簡單樸素的北歐老公寓
▼


比較華麗的北歐老公寓,牆面上還有木制護牆板
▼

國內同時期的建築,比如 東南沿海各地的民國建築,都能看到類似的做法,也很值得學習借鑒。
比如 嶺南的騎樓,上海的老公寓等等。
石膏裝飾本身就是一個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的裝飾,為的就是打造歐式復古氣息。
所以要麼不做,要麼就儘量明顯、誇張。
像00年代那種簡單走一圈窄石膏線,存在感很弱,那樣的話,還不如 替換成普通的石膏板素線,或者乾脆不要做任何的裝飾,乾脆就簡簡單單還省錢。
石膏板素線
▼
而且非常重要,卻又容易被大部分人忽略的是:
既然要打造古典氛圍,那 門、踢腳線、地板也要經過挑選,統一西方復古的基調,不然就會很不倫不類。
比如用現代門型搭配頂角線,就比較蠢,也是 00年代的裝修容易犯的錯誤。

大家看看國內真正用石膏裝飾用得好、復古風格做得好的,基本都是 做戲做全套。
當然,砸錢自然也多,不然為啥說現代主義造福大眾呢。
古典的裝飾本身就是為有錢有閑階級服務的。

圖源:設計師張肖
另外,歐洲人常用的套路是 混搭。
裝修可以是復古的(人家本來就是老房子),但是傢俱可以現代可以北歐,營造出一種衝突和戲劇感。

歐洲人本身就有老建築情結, 許多古老的住宅會經歷修葺,修修補補住個一兩百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