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㎡的溫暖港灣,3房2廳2衛
本期介紹位於臺北的一處89㎡的溫暖港灣。戶主有兩個女兒,均外出求學。
戶主裝修的目的是為了使女兒們回家後有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,使女兒們隻身異地也能有如回家般的溫暖感受。
專案基本資料
屋主需 求>
<每個 空間 >
1. 玄關設計:
華而不奢、簡而不凡,將沉著氣韻藏蘊於每處細微。
經由建材本色闡述獨有格調,在看似簡單的筆法中,遵循黑灰白的主軸。
仔細調配系統板材的份量,以木紋白調和水泥白金灰,微微抹上一道古典灰橡木;
相繼鑿開一方陳列平臺,依序鑲嵌柔白珪藻土、輕覆穩實黑陶瓷背景,深淺之間的恰到好處,使玄關經得起反覆細嚼品味、絲毫不流於枯燥。
悉心顧及天花存有消防灑水開關,若單純平封將使高度縮限,於是勾出一道斜線藏隱設備,使垂直向度分毫不減;
佐飾溫潤木色平衡冷暖調性,烘暖簡約風格的冷冽。
接續于正側向分別設置二道鏡面,經由映射提亮情境,悄然擴展空間界限;
同步於電箱位置挹注隱藏門設計,梳理出簡淨的返家風景。
2. 餐廳 / 神龕設計:
宛若一隻日光盒子,盛裝著舒適的流動光景。
以開放佈局連貫客廳與餐廳,也在綜觀審視動線後,依循立面砌築一道多功能壁櫃,串起了公領域的連動關係,也大幅擴增收納機能。
知悉女主人對於神明桌的重視,依循玄關櫃定出方位,對於細節也絲毫不馬虎。
任一尺度均是按照文公尺的標示細膩刻劃,延攬承接一貫的沉穩灰調,以水泥石板灰圍塑莊嚴氣息,安穩襯映神明的莊重形象。
依序揉合水泥白金灰與木紋白板材,使色度從沉斂趨緩為祥和寧靜。
接續以柔弧潤飾梁緣銳角,令浮動的心漸漸平靜沉澱,簡樸水泥紋理持續漫向餐邊櫃,承襲了暖意脈動,也落下了一道和緩分際線。
吊櫃以玻璃材質調合,相映的敞闊平臺則賦予高度使用彈性,補足原配電器櫃的收納量,也能成為一方調理平臺,隨心沖泡一杯咖啡或熱茶。
3. 客廳設計:
一道道奔放俐落的線條鑿劃出獨有力度,將木紋白板材視為隱性介質,清晰定義出客廳輪廓;
也透過輕柔色澤進行空間收放,將一切紛擾退隱無形,透散出簡繁有度的主格調。
當目光望向電視牆,如雲霧般的石紋理逕自綻放。
秉承異中求同、同中存異的核心思維,將材質份量細膩調度,經由層層堆砌再切下一道斜線,造型矮櫃隨即成形,相映錯落層架組成輕快的主場景。
針對燈光配置,在期待整體明亮的訴求下,于天花平列二道黑鏡燈槽,以墨黑色調強化場域連結性,亦經由映射效果提增明亮度;
同步根據餐廳方位交錯鑲嵌明鏡,於此聚焦餐敘環境。
4. 主臥室設計:
主臥由柔白與輕淺木色綻放暖意,從第一步即藏有細膩巧思。
在主要動線上,將轉角導入圓弧切線,以開放設計與柔弧線條緩解負擔,勾勒隨手放置外套與錢包的順暢設定。
生活用品將隨著時間不斷積累增加,也因此戶主格外看重收納機能。
於是設計師秉持不放過任何角落的精神,循序推演出一座置頂衣櫃與定制工作桌,最大限度地擴展儲放空間,使各類衣飾用品依據使用頻率有序置放。
床架部分也徹底發揮系統傢俱的所長,量身裁制一張三向抽屜櫃,無論任一方位均蘊藏足達50公分深度的敞闊尺度,再也無須擔憂換季衣物的去處。
除了擁有高機能,也細膩包裹著高舒適性。嚴選自然簡約的床頭櫃,以天然橡木紋理配飾俐落切角線條,串起與公領域的呼應的俐落氣氛。
每晚伴隨入眠的床墊,在戶主親到門市試躺後,從三種軟硬程度擇定適中的微光系列,以恰好的承托力釋放一日的疲累壓力,將煩惱拋擲遠方安穩入眠。
5. 姐姐房設計:
整體以中性色調進行揮灑,床頭櫃與書桌在波特蘭黑梣木醇厚的氣氛中,佐入一抹淡雅的白梣木,混合出合宜的芳醇風味;
續於床尾佐搭玻璃陳列櫃,以輕透質地解放深色系的沉重感。
增添無形收納機能,物品皆能順暢藏入系統床架身後,也於臥榻上掀設計,使換季被套更便於放置。
眼前所及均是想見之物,感受毫無紛亂的簡單情景。
6. 妹妹房設計:
屬於花樣年華的美好情懷,在入門之際即能深刻感受。
書櫃于立面透過莫蘭迪色調塗布簡約幾何色塊,在錯綜之間配合吊櫃的色澤與形式,揉合著加州白橡與木紋白的溫煦調性,一股溫柔氣息就此蔓延。
同步導入一體化設計,從系統床架串起床尾臥榻與衣櫃;
透過雅典白橡與木紋白的輕柔色澤淡化量體,相輔開放層架造就穿透視野,輕點一抹香檳金光澤引出典雅韻味。
「原本對系統傢俱的印象是實用但單調,不過這次配合下來真的是完全改觀。」在建設業有著深厚經驗的戶主不諱言地分享說道。